• 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专题】【实体观察】热轧卷板:出口高位,钢厂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3-09-21 搜索

【产业专题】【实体观察】热轧卷板:出口高位,钢厂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黄慧雯 Z0010132

观点综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俄乌冲突、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使得热轧产品的出口一度受到冲击。但今年以来,热轧卷板的出口再度回暖,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又重新回归到4%以上的水平。

上半年,国内大型钢厂的出口量纷纷大幅增长,下半年又陆续有新的主流钢厂加入到热轧出口的队伍中来。结合Mysteel的统计数据来看,近两月的热轧出口量增幅明显,为内需分担了不少消化压力,显示出今年钢厂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较高,将出口作为调节供应压力的有效手段。

但综合热轧卷板的全球供需情况来看,全球供应量在缓慢恢复,而需求端弱势不改,叠加中国出口价差的不断收敛,这些因素都将给热轧卷板的出口带来一定的挑战。

虽然国际环境复杂,但对于我国钢厂的热轧卷板出口来说既是风险,也是机遇。目前国内钢厂的出口产品和策略也在做出相应的调整,四季度钢材出口有望维持一定的热度。


出口:价格优势,增幅明显

1、出口数据表现亮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出口方面,20238月份,我国出口钢材828.2万吨,同比增长34.6%,呈现大幅增长态势;1-8月,我国出口钢材5878.5万吨,同比增长28.4%。在出口价格优势及订单回升的背景下,8月份我国钢材出口环比回升明显,处年内第二高位,较上月增加97.2万吨,环比增长13.3%

其中,7月热轧板卷出口数量为154.79万吨,环比减0.45%,但同比增幅依然明显,为49.35%,出口量绝对值仍处近三年以来的高位。

1:热轧卷板出口量(当月值,万吨)

图片1.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2、我国出口订单指数好转,出口优势明显

从出口订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钢铁企业出口订单指数有所改善: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的20238月份钢铁企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8.3%,至60.1%,连续3个月明显上升;根据Mysteel的调查统计,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亦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回升,至48.7%


2: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月度,%

图片2.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今年我国钢铁行业出口量不断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仍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今年汇率波动方面的影响,加之海运费的回落,海外热卷出口价格优势明显,中国热卷出口价格小幅提升,我国钢材出口报价虽有小幅回落但仍相对稳定,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的报

价仍有较大的优势。根据钢联数据显示,截止至2023912日,印度、土耳其、日本的热轧卷板出口(FOB)报价分别为625美元/吨、650美元/吨和580美元/吨,较中国热轧卷板出口(FOB)报价550美元/吨分别高75美元/吨、100美元/吨和30美元/吨。


3:热轧卷板出口F
OB报价(日度,美元)

图片3.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另外一方面是国家政策面对于钢材出口方面的支持不断加大。今年国家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稳外贸促外贸的系列政策,在贷款支持、贸易审批等多个方面,为钢材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贸出口环境,给企业出口开绿灯。

比如宝武钢铁旗下的鄂城钢铁重启了中断近十年的钢材出口业务,在8月份得到了鄂州海关的大力支持,实施‘一企一策’的‘专班对接’,帮助企业缓解库存量小、生产压力大的难题,让鄂城钢铁的产品顺利出口意大利。

 

3、规模企业出口积极性依然较高

根据企业公布的报告来看,今年以来,热轧产量排名前十的钢铁企业都扩大了出口业务。排名第一的宝钢股份加大海外市场拓展,上半年出口接单量299万吨,同比提升27%,随着宝钢股份和宝武规模的提升,海外营销能力也在扩大,后续有望继续推进热轧卷板的出口规模。另外,宝武钢铁利用企业集团化优势,旗下的多家子公司:新疆八钢、湖北鄂钢、重庆钢铁等今年均重启了钢材出口业务,基本均以卷板产品为主,出口量有望继续攀升。

  除此以外,上半年鞍山钢铁出口订货量同比增长17.2%,出口占比7.72%,高于行业出口占比1.28%;日照钢铁钢材出口4358万吨,同比增长31.3%;马钢热轧板卷出口接单114550吨,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30%。整体来看,今年大型钢铁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依然较高,在内需偏弱的背景下,可以对热轧卷板市场的供需压力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12
021-2022年我国热轧卷板前十名钢铁企业产量(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我的钢铁网,上海中期


从近2个月钢厂的出口计划来看,89月出口增量明显。根据Mysteel的调研结果显示,8月钢厂的实际出口量110.85万吨,同比去年增加37.19%9月钢厂计划出口量107.4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25.39%,且多数主流钢厂的当月出口订单已接满。


4:热卷钢厂出口量(月度,万吨)

图片4.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价格方面,北方部分主流出口钢厂报价均有所下调,主流FOB报价下跌至550美元/吨左右,个别钢厂报价下调至540美元/吨以下。10月出口订单多数钢厂仍未接满,但也已预留了产量给9-10月的出口,不能转为内贸。按照两个月的船期延迟计算,年底前的出口数据表现将维持坚挺,不会有过多的下滑。


 
海外:供强需弱,出口压力较大

 

1、海外供应下滑,但供应缺口将逐步缓解

根据20231-7月的统计数据,全球10大产钢国(中国、印度、俄罗斯、伊朗、日本、韩国、土耳其、德国、美国、巴西)中,产量同比维持增长的只有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而巴西、韩国的产量同比回落明显,海外供应量整体维持低位。

1)值得关注的是受到不可抗力、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的主流国家,如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的产量已开始陆续恢复。

土耳其作为欧洲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产量位居世界第七。上半年的土耳其地震,叠加俄乌危机导致当地钢厂电力等能源生产成本高企,钢厂减量较为明显,ErdmeirIsdemir作为土耳其少数生产板材的长流程钢厂突然停产,打开了板材的供给缺口。但随着震后恢复工作的不断进行,土耳其钢厂的产量已陆续恢复,7月份同比产量增长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表明该国地震对于钢厂的生产影响基本结束,后期土耳其的产量将继续回升,对于进口钢材的需求也将随之回落。

5:土耳其粗钢产量及产量同比(万吨,%

图片5.png

                                    资料来源:WSA,上海中期 

 

另外,土耳其也是俄罗斯、乌克兰的主要出口地,在俄乌冲突发生后,两国钢材的进口量受到明显影响,目前随着战争影响的逐渐减弱,两国粗钢产量也稳步回升。上半年,俄罗斯粗钢产量已实现同比增加388万吨,对于钢材的进口依赖度将有所下滑。

 

2)东南亚产能将陆续投放

近几年来,东南亚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为首的钢铁产能将陆续投产。根据Mysteel的统计,未来3-5年,东南亚地区预计将有15个新增钢铁产能项目投产,涉及总产能 8220万吨,2023年东盟六国粗钢产能预计达到900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将贡献最大增量。在东南亚地区产能崛起的背景下,海外供应量将继续增长,出口比例持续上升,东南亚的钢材加入到出口阵营中势必对全球钢材价格产生打压,中国的出口价格能否维持较高的竞争力仍需观察。

6:东南亚主要国家粗钢产量(年度,千吨)

图片6.png

                                  资料来源:WSA,上海中期

 

整体来看,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37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85亿吨,同比提高6.6%。但除中国以外的海外钢铁产量依然呈现同比小幅下降的局面,7月份,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粗钢产量为6770万吨,虽然产量的绝对值小幅下滑,但同比上升0.63%,是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因此,海外供应量的下滑局面将得到改善,整体供应缺口将逐步得到缓解。


7:除中国以外地区全球粗钢产量(万吨,%
图片7.png

                                   资料来源:WSA,上海中期


2、海外需求弱势难改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3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48.3%,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但指数仍在48%左右的较低水平。全球经济弱势修复,但地区分化明显,全球钢铁消费继续下降,海外加息政策以及能源危机抑制美国、欧洲等地区的钢材消费需求。

从美国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有所修复,但需求端尚未明显好转。根据ISM(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制造业PMI47.6%,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下。分项指数变化显示,美国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恢复,但需求端仍未见明显好转。

8:全球及欧美地区制造业PMI指数走势(%

图片8.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欧元区表现依然弱势运行。8月份,欧洲制造业PMI44.7%,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连续13个月在50%以下。欧洲制造业PMI继续弱势运行,欧洲经济衰退风险继续加大。

下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稳定恢复,为亚洲制造业的平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31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目前已连续3个月上升,向好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综合PMI产出指数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9:亚洲及中国PMI指数走势(%

图片9.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整体来看,亚洲和欧美地区的PMI指数走势分化依然明显,欧美地区PMI指数依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制造业PMI50.7%,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在50%以上,显示亚洲制造业延续平稳增长趋势。 


总结
:风险仍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贸易保护主义再起

3月,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发布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镀锌钢产品反倾销案作出初裁,决定实施为期6个月的临时措施,征收35.9%反倾销税。

5月,土耳其相关部门宣布自51日起加征板材关税。将非合金热卷的进口关税从9%提高至15%,合金热卷的进口关税从6%提高至13%,中厚板的进口关税从9-10-15%提高至15-20%,冷卷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至17%

8月初,印度尼西亚反倾销委员会(KADI)针对中国、新加坡和乌克兰的热轧钢板发布了第03/539/KADI/08/2023号公告,该委员会决定启动对涉及印尼税号7208.51.00.007208.52.00.00的热轧钢板的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欧盟计划于101日启动CBAM过渡期。在这一机制下,欧盟将对进口的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和氢这六大行业商品征收“碳关税”,许多国家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将面临壁垒。

多国启动对华生产的钢材反倾销以及加征关税,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是制约中国钢材出口的重要因素。面对此类出口限制和可能的高额关税,出口企业必须采取策略性措施以保持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中,转口贸易为热轧钢板等商品出口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策略选择。也就是通过将热轧钢板首先出口到第三国,并在当地进行必要的加工或重新标记,然后再次出口到目的国家,企业可以有效地规避直接出口所面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这样,即使面对反倾销和日落复审的压力,企业也可以确保其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保持其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2、地缘政治的影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地缘政治对全球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欧洲炼钢仍以短流程电炉炼钢为主,电炉炼钢产量占整体炼钢产量的比重约为45%。俄乌冲突使得欧盟天然气的供应仍不稳定,天然气阶段性短缺抬高欧洲电价,进而使得欧洲钢铁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抬升。

另外,俄罗斯作为全球钢铁的主要生产国,战争使得俄罗斯钢坯出口量骤减。俄乌冲突抬升了炼钢原材料价格,高度依赖俄罗斯钢坯的中欧和西欧国家的轧钢厂的生产难以维系。因此,近两年欧洲钢厂的生产积极性较低,欧盟的供应量维持低位。

受到地缘政治影响的国家的钢铁供应量以及出口量均有所降低,这也给我国钢材出口提供了机遇,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数据持续维持历史高位水平,因此,地缘政治对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过,随着战争影响的逐步减小,以及各国生产的陆续恢复,全球钢铁行业的供需错配将得到一定的缓解,我国钢材的出口能否维持高增长仍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可关注后市各国的主要动向。

 

3、海内外价差收缩对出口有所打压

结合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对比了主流出口国日本、土耳其和中国的出口报价价差与热轧卷板的出口数量之间的表现,可以发现在海内外价差扩大的同时也会相应伴随着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球热轧板卷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中国钢材价格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日本-中国热轧板卷FOB出口价差维持在30-70美元/吨区间;土耳其-中国热轧板卷FOB出口价差

维持在80-180美元/吨区间,中国钢材价格的整体出口优势明显。但是下半年以来,土耳其、日本钢材价格明显下降,与中国FOB出口价差逐渐缩小,截止到2023915日,日本、土耳其与中国的热轧板卷FOB出口价差分别降至25美元/吨和95美元/吨。中国热轧卷板的出口价格与海外价差收缩,中国的出口价格优势有所减弱,加之海外需求的弱势和整体供应量的缓慢恢复,后市将对中国的出口量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另外,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来看,由于中美货币政策走向相反,人民币贬值也将给出口带来一定压力,按美元定价后,同样数量的国内钢材价格会更加便宜,也将给出口带来一定阻力。

10:日本、土耳其与中国出口价差与出口数量走势对比(美元/吨,万吨)

图片10.png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上海中期

 

4、钢厂出口产品战略性调整将给产业带来新机遇

不过我国热轧卷板的出口量相对于去年同期依然大幅增加,整体维持近三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结合上半年钢厂的出口情况来看,国内头部钢厂牵头带动子公司积极打破出口壁垒,主动调整生产满足国外订单的产品标准,表明板材出口正在逐步从强调价格优势的策略转向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新阶段。

整体来看,目前海内外钢铁价格差距基本维持在80-100美元/吨的范围内,出口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考虑到下半年海外传统需求淡季的影响和供应缓慢恢复的情况,全球供需关系依然趋弱。不过由于上半年出口数据保持良好,企业积极调整出口策略,在1-8月份出口总量已达5878.5万吨,同比增长28.4%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将高于去年三成左右,预计全年出口量将在8000-9000万吨之间。

 

免责声明:

       报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意见。本报告观点及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们尽力确保报告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的所有研究报告,版权均属于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电话:400-670-9898 邮编:200122
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01号中国钻石交易中心13B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292号

沪ICP备10202260号本站支持IPv6访问